Tag: CPU

Linux kernel percpu变量解析

本文同步自(如浏览不正常请点击跳转):https://zohead.com/archives/linux-kernel-percpu-variable/ Linux 2.6 kernel 中的 percpu 变量是经常用到的东西,因为现在很多计算机都已经支持多处理器了,而且 kernel 默认都会被编译成 SMP 的,相对于原来多个处理器共享数据并进行处理的方式,用 percpu 变量在 SMP、NUMA 等架构下可以提高性能,而且很多情况下必须用 percpu 来对不同的处理器做出数据区分。 本文以 kernel 中的 softirq 为例简单说下 percpu 变量,我们先来看看 kernel 中唤醒 ksoftirqd 的实现,ksoftirqd 在 ps 命令看到的进程列表中很容易找到,是每个处理器都有一个(如果有 4 个处理器,则有 4 个 kernel 线程名称分别从 ksoftirqd/0 到 ksoftirqd/3),关于 softirq 本身的实现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,唤醒 ksoftirqd 的实现在 kernel/softirq.c 文件中: 这里就用到了 percpu 变量 ksoftirqd,它是通过 DEFINE_PER_CPU 宏来进程定义的 percpu task_struct 列表,通过 __get_cpu_var 宏来得到相应处理器的 ksoftirqd/n 的 task_struct,然后调用 wake_up_process 函数唤醒进程(也就是 ksoftirqd/n kernel 线程),关于 wake_up_process 等进程调度的相关实现在之前的日志中有介绍的,请参考 [这里]。 __get_cpu_var、DEFINE_PER_CPU 等 percpu 宏的实现在 include/linux/percpu.h、include/asm-generic/percpu.h 等头文件中。先看看 include/asm-generic/percpu.h 中的一些定义: 通常所有的 percpu 变量是一起存放在特定的 section 里的,像上面头文件中的 .data.percpu 基础 section( 当然非 SMP 系统下就是 .data 了)、.shared_aligned、.first section。使用 objdump 可以看到编译 kernel 时的 vmlinux 文件的 section(结果没有完全显示): 可以看到 vmlinux 文件中的 .data 和 .data.percpu section。 percpu 变量的地址实际上就是其在上面说到的 section 里的偏移量,这个偏移量还要加上特定处理器的偏移量(也就是上面头文件中的 per_cpu_offset、my_cpu_offset 等)得到最终的变量地址,并最终以指针引用的方式得到值,这样访问的效果就有点类似于访问全局变量了。percpu 变量通常用于更新非常频繁而访问机会又相对比较少的场合,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多处理器环境下的频繁加锁等操作。 从上面的注释也可以看到 per_cpu_offset 是在一个 percpu 变量上增加的偏移量,大多数系统架构下使用 __per_cpu_offset 数组来作为偏移量,而 x86_64 等架构下处理方式则不同。my_cpu_offset 是在调用 per_cpu_offset 时使用 smp_processor_id() 得到当前处理器 ID 作为参数,__my_cpu_offset 则是用 raw_smp_processor_id() 的值作为 per_cpu_offset 的参数(smp_processor_id() 在抢占被关闭时是安全的)。SHIFT_PERCPU_PTR 宏用于给指针增加偏移量,它使用的 RELOC_HIDE 宏在不同的编译器下实现不同,在 include/linux/compiler.h 头文件中,看看 gcc 编译下的处理: 可以看到 gcc 中使用内嵌汇编先将 ptr 值赋给 __ptr(unsigned long 类型),然后在 __ptr 基础上增加偏移量,这样可以避免编译报错,ptr 值不变而且最终以 ptr 指定的类型来返回。 include/asm-generic/percpu.h 头文件中定义了 per_cpu、__get_cpu_var、__raw_get_cpu_var、this_cpu_ptr、__this_cpu_ptr 等几个常用的宏。per_cpu 就用于得到某个指定处理器的变量,__get_cpu_var 用于得到当前处理器的 percpu 变量值。 再来看看 DEFINE_PER_CPU 的实现,它在 include/linux/percpu-defs.h 头文件中: 使用 DEFINE_PER_CPU 宏可以静态的定义 percpu 变量。__PCPU_ATTRS 指定输入的 section 类型,DEFINE_PER_CPU_SECTION 用于在特定的 section 上定义特定类型的变量。__typeof__ 和 上面见到的 typeof 是一样的,都用于获取 type 的数据类型。__attribute__((section(xxx))) 表示把定义的变量存储在指定的 section 上。DEFINE_PER_CPU 就用于定义在 PER_CPU_BASE_SECTION section 上(从最开始的代码中也可以看出非 SMP 时用 .data 段,SMP 时用 .data.percpu 段)。 然后是 get_cpu_var 宏的实现,它在 include/linux/percpu.h 头文件中: get_cpu_var 会先禁止抢占然后调用 __get_cpu_var 得到 percpu 变量值。put_cpu_var 则重新启用抢占。 另外在 include/linux/percpu.h 等文件中还定义了 alloc_percpu 和 free_percpu 宏来动态定义和释放 percpu 变量,他们都是通过 percpu memory allocator 来实现的,在 mm/percpu.c 中,动态分配的 percpu 变量可以通过 per_cpu_ptr 宏来得到,为此 kernel 还引入了 this_cpu_ptr、this_cpu_read 等一系列相关机制用寄存器替代内存提高对 percpu 变量的访问速度,关于 percpu memory allocator 等信息以后再来详细分析了。 以上为个人分析结果,有任何问题欢迎指正咯 ^_^

Linux kernel学习-内存寻址

本文同步自(如浏览不正常请点击跳转):https://zohead.com/archives/linux-kernel-learning-memory-addressing/ 近日在看 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(慢慢啃E文原版,以下简称 ULK),这本书虽然已经是第三版了,但它基于的 Linux kernel 版本却不是很新,现在 Linux kernel 都已经出到 3.4 版本了,这本书还是基于 2.6.11 的 kernel,不得不说 Linux kernel 的更迭速度太快了。 下面准备以我正在用的 2.6.34 版本的 kernel 为基础进行学习,这本书中不对应的地方我会尽量找到新 kernel 中的实现,并尽量自己做个了解,日后的相同日志如无意外也基于 2.6.34 版本 Linux kernel。 首先已完成第一章:Introduction(这一章没有 Linux kernel 代码),来到第二章 Memory Addressing,开始是介绍逻辑地址、线性地址、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,虽然之前用汇编写过 Linux 的 bootloader,用到过实模式和保护模式,但对 GDT、LDT 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了解过。这一章开篇就介绍了 Intel 80X86 硬件上内存分段的实现,包括段选择子,段寄存器,段描述符。 1、段式内存管理: 每个内存段由 8 个字节的段描述符来表示段的特征。段描述符被存储在 GDT 或者 LDT 中。内存中 GDT 的地址和大小包含在 gdtr 控制寄存器中,LDT 的地址和大小包含在 ldtr 控制寄存器中。段寄存器的高 13 位为段描述符在 GDT 或者 LDT 中的索引,GDT 或者 LDT 结构中包含基地址、段长度等信息。通过检查指令地址和段长度并确定没有越界以及权限是否正确之后,由于 线性地址 = 段基指 + 偏移地址,GDT 或者 LDT 中的基地址加上指令中的偏移量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线性地址。 备注:由于每个进程都可以有 LDT,而 GDT 只有一个,为满足需求 Intel 的做法是将 LDT 嵌套在 GDT 表中。 Linux kernel 中的内存分段: Linux中所有进程使用相同的段寄存器值,因此它们的线性地址集也是相同的,不管在用户模式还是内核模式,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逻辑地址,32位 kernel下为 4G 的地址空间。 ULK 中介绍的 user code、user data、kernel code、kernel data 这四个段对应的段选择子的宏为:__USER_CS、__USER_DS、__KERNEL_CS、__KERNEL_DS,2.6.11 中这4个宏定义在 include/asm-i386/segment.h 头文件中,2.6.34 中已经挪到 arch/x86/include/asm/segment.h 里,因为 2.6.34 中 i386 和 x86_64 的代码已经尽可能的合并到 x86 目录中,而不像老版本的代码那样弄成两个目录。定义如下: 下面是 Linux kernel GDT 的实现: 由于 kernel 中每个内核需要有一个 GDT,因此就有一个 GDT table,ULK 中说的是存在 cpu_gdt_table 中,GDT 的地址和大小存在 cpu_gdt_descr 中,2.6.11 kernel 里都是放在 arch/i386/kernel/head.S,使用的地方: 到了 2.6.34 中已经改为: 可以看到 2.6.34 中去掉了原来的 cpu_gdt_table 变量(详见 kernel commit bf50467204b435421d8de33ad080fa46c6f3d50b),新增了一个 gdt_page 结构存放 GDT table,而且提供 get_cpu_gdt_table 函数取得某个 CPU 的 GDT。cpu_gdt_descr 也已去掉,新增了 desc_ptr 结构存放每个 CPU 的 GDT 信息,cpu_gdt_descr 也改为 early_gdt_descr。 看下简单看下新的切换 GDT 的实现: load_gdt 最终调用 lgdt 汇编指令。 2、页式内存管理: Intel 从 80386 开始支持页式内存管理,页单元将线性地址翻译为物理地址。当 CR0 控制寄存器中的 PG 位置为 1 时,启动分页管理功能,为 0 时,禁止分页管理功能,并且把线性地址作物理地址使用。 32 位线性地址的高 10 位为页表目录的下标(指向页表),中间 10 位为页表的下标(指向页面),低 12 位为该地址在页面(通常大小为 4 KB)中的偏移量,这样的二层寻址设计主要为了减少页表本身所占用的内存,由于页表目录和页表都为 10 位,因此都最多包含 1024 个项。正在使用的页表目录的物理地址存在 cr3 控制寄存器中。 在 32 位大小的页表目录(页表)的结构中,其高 20 位为页表(页面)基地址的高 20 位,其它的 flag 中包含一个 Present 标志,如果该值为 1,表示指向的页面或者页表在内存中,如果为 0,页单元会将线性地址存在 cr2 控制寄存器中,并产生异常号 14: page fault。 页表目录结构中另外有一个 Page Size 标志(页表结构没有此标志),如果设为 1,则页面大小可以为 2MB 或者 4MB,这样可以跳过页表转换,将 cr4 寄存器的 PSE 标志启用即可启用大页面支持,此时 32 位线程地址由高 10 位页表目录下标和低 22 位的偏移量。 为满足寻址超过 4GB 的需求,Intel 从 Pentium Pro 处理器开始,将处理器的地址引脚数量由原来的 32 个提升为 36 个,处理器的寻址空间也从 4GB 增到 64GB,并增加 PAE 页面机制(设置 cr4 寄存器的 PAE 标志启用):64G内存可以划分为 2^24 个页面,页表中的基地址由 20 位增为 24 位,页表结构的大小由 32 位增为 64 位,增加 PDDT 表从而使用三层寻址设计来解释 32 位的线性地址等等。PAE 机制稍显复杂,而且由于仍然使用 32 位线性地址,因此对于应用程序来说,仍然无法使用超过 4GB 的地址空间,64GB 只是对于 kernel 而言的。 顺带说下不同的 64 位架构下的页面寻址级别,见下表,可以看到常用的 x86_64 架构只用了 48 位的线性地址空间,但也达到了 256TB 咯 ^_^ 3、硬件cache: 由于现在 CPU 速度太快,频率已经动辄多少 GHz,而相对的 DRAM 内存频率就慢很多,而且 DRAM 由于设计上电容存在不可避免的漏电原因,DRAM 的数据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,必须隔一段时间就刷新一次,不刷新的话会造成存储的信息丢失;而 […]